最终,黄耀忠的诚心打动了一家商场业务员,将他的货物上了柜。黄耀忠说,等待产品销路的那段时间就像等候判决一样难熬。不久,好消息传来,他们的产品受到了顾客特别是游客的欢迎,产品销售规模迅速扩大。由于供货量大,经营部购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,黄耀忠用两个晚上学会骑后,就骑着车跑遍桂林送货。一天晚上,他送货经过漓江大桥。下坡时,因太疲惫,他没有控制好方向,三轮车失控直冲向桥边,幸亏被桥栏杆挡住。 经营土特产品,搞组合包装,其产品技术含量太低,生产经营门槛也低,参与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脆弱。黄耀忠意识到,只有创建自己的商标品牌,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才能有更大发展。1998年,黄耀忠创办了“桂林漓江鱼食品厂”,生产“漓江鱼”鱼干等系列产品。翌年,他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29类注册商标。2000年,他获得“漓江”和“山水”牌商标的注册证,拥有了商标使用专用权,使品牌与企业字号有机地统一。 调整战略开发桂林土特产
黄耀忠认识到,商标是知识产权,又是工业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,商标的成功注册使企业维权有了保障。商标是消费者快速、准确辨别和选择商品标志,企业参与竞争、发展市场不可缺少的工具。 通过品牌效应,黄耀忠扩大了市场份额,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,但意外又接连而来。2001年,一些厂家在其同类产品包装上以“漓江”作为商品名称使用,市场上出现了鱼目混珠的“漓江鱼”产品。为此,黄耀忠忙于与多个侵权企业打官司维权,从桂林打到全国各地。黄耀忠叹言,企业发展这些年,在维权路上耗尽了人力、财力和精力,然而收效并不大。 近年来,黄耀忠调整战略,进行新的市场定位。扩大生产规模,增加新设备,成立自己的营销队伍,在品牌上依托高科技创新,以良好的产品挤掉冒牌货。同时,他还建立商务网站,注册网络实名,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和产品。 黄耀忠认为,桂林民间土特产品丰富,开发大有市场。据他介绍,目前他们研究的卤菜米粉保鲜技术已取得突破,将来他还要开发桂林扣肉系列产品,让全国人民都能吃到桂林米粉,尝到桂林民间特产。 |